近期,社会上出现以“快速致富”“无需偿还债务”为诱饵的“职业背债”骗局,部分消费者因轻信此类虚假宣传陷入困境。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远离“职业背债”陷阱。“职业背债”
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利用,衍生出新型的诈骗手段,给大家的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办理银行信贷业务过程中,为帮助您有效防范AI诈骗,特此发出以下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泄露个人信息、验证码等隐私信息都有可能造成财产损失。金融消费者应提高安全防骗的意识和能力。切莫轻易点击网络链接,做好信息核实,谨防电信网络诈骗!一、案情简
一、案情简介某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过程中接到一个称是航空公司的客服来电,称其预定的航班因故取消,现要为客户办理退票及理赔手续。客户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某款APP,随后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在对方指
近年来,随着各类个人贷款的普及,百姓们享受到便捷融资服务的同时,“过度负债”也成为困扰部分借款人的难题,尤其是网络平台贷、信用卡过度透支等领域的负债,“过度”更具有隐蔽性。过度负债是指借款人的总债务(
近年来,信用卡诈骗案件频发,其中以“套现养卡”为手段的信用卡诈骗尤为突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中介获取大量信用卡信息后,利用持卡人对卡片管理的疏忽,实施非法套现、资金转移等行为,导致持卡人不仅面临直接的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的公告2024年第1号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调整有关部署,现就金融消费
一、常见金融陷阱TOP3,你中招了吗?虚假投资平台“杀猪盘”案例:2024年某APP以“区块链挖矿”为名,承诺日收益3%,吸引数万人投资,最终卷款跑路,涉案金额超5亿元。防骗指南:- 警惕“零风险高回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2020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令〔2020〕第5号公布 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金融机构